五分钟带你简单了解溶菌酶
日期: 2022-09-08 13:51:35 / 人气:次
诺贝尔奖获得者,英国的科学家亚历山大·弗莱明于1923年在他自己的鼻涕中发现了溶菌酶,这个发现比青霉素的发现还要早五年。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-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,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。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-乙酰胞壁酸和N-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-1,4糖苷键,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,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。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,与DNA、RNA、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,使病毒失活。因此,该酶具有抗菌、消炎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溶菌酶是非特异性免疫因子。
生物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,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,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,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。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,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。
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:组织屏障(皮肤和黏膜系统、血脑屏障、胎盘屏障等);非特异性免疫细胞(吞噬细胞、杀伤细胞、树突状细胞等);非特异性免疫分子(补体、细胞因子、酶类物质等)。
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:
①作用范围广。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。
②反应快。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,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。
③有相对的稳定性。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,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。但是,当机体受到共同抗原或佐剂的作用时,也可增强免疫的能力。
④有遗传性。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,并能遗传给后代。因此,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物种免疫。
⑤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。
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界、植物界和微生物界,在动物的眼泪、唾液、乳汁、血液、体液、脏器中均含有丰富的溶菌酶。
自然界的溶菌酶有上万种,根据溶菌酶来源及功效的不同,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:
动物源溶菌酶 | 鸡蛋清、人和哺乳动物的组织和分泌液等 |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,可分解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; |
植物源溶菌酶 | 木瓜、无花果、大麦等多种植物 | 对溶壁小球群的溶菌活性不超过鸡蛋清溶菌酶的1/3,对胶体状甲壳质的分解活性是蛋清溶菌酶的10倍 |
微生物源溶菌酶 | 微生物 | 不同来源的溶菌酶有不同的抗菌范围,将不同的溶菌酶合用,能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。 |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中华健康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无意侵犯版权,如有内容、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,请速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